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青年艺术100十周年,关于“IN/OUT”的内观与反思(2)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十周年对你们几位青年艺术100的初始成员来说有怎样的特别意义? 十年说长不短,让我想起了五周年,五周年上台发言之前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群,我的

十周年对你们几位青年艺术100的初始成员来说有怎样的特别意义?

十年说长不短,让我想起了五周年,五周年上台发言之前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群,我的同事说你不要哭啊,我说我当然不哭。而昨天十周年上台前突然就想到了这一幕,感慨时间飞逝,我哭了。哭是因为感动于大家都还在,但也感慨于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十年过去我们还“活”着,这个活是挺过了2020年的“活”,也是走过了10年我们依然还在“活”着的活。青年艺术100伴随我们几个初创人员从2字头步入3字头奔向4字,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于此,虽然不完美但也是尽力了。我们一路收获着感动,这种成就感不是物质财富能够带来的。

今年的主题为什么叫“In / Out”?其深意将如何在展览上具体体现?

主题词是提炼的一种状态,可以看作发问,可回答可思考。因为今年是青年艺术100的第十届(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第十年),这些年一路走来总会有一些感触,面对艺术圈的现象、事件、个人,这些都息息相关,相互联系构成圈层。这个世界构成是无数的圆圈,无论我们主动还是被动选择,我们其实都在某种圈层里。青年艺术100做了十届,我在想的是我们到底是在做了一件很纯粹的艺术圈的事情?还是其实一直在圈外徘徊,在所谓主流之外亦或者是不入流?是大家真正需要的呢?还是自多的一个存在?有时候自我发问会很有意思,这样一直问下去也许会问到答案。我们与其说发问,不如说在反省。面对 IN/OUT,也希望艺术家们作为个体也有一些相应的联想或者发问。2016年之后,青年艺术100开始每届都围绕一个主题,这届的主题和版块内容紧紧相扣地探讨未来艺术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科技等共存生长环境下的可能性,那么“液体社会”、“模拟自然”、“文明演绎”这三个版块,从这三个角度切入对于此次展览主题阐释的必然性是什么?“液体社会”、“模拟自然”、“文明演绎”,我相信十年前要提出这样的说法可能都会存在解释障碍,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目睹和亲历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艺术的边界在不断拓展,它已经不是我们原来认知的那样,借助新科技的力量,艺术的想象力愈发的爆发与冲破边际,多学科的交叉互融,有时候很难下定义说这到底是艺术还是其他。所以 IN/OUT 其实既是圈层问题又是边际讨论,我们给自己框定了哪样的边际与范围,谁来决定?我们试图把这些年新出现的艺术形式、媒介、相对平和传统的艺术表现放在同一场域里的不同空间,让大家在策展人的带领下去感受和体悟,当然也可以质疑和发问。艺术的有趣性在于,它可以是唯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看以何种角度看待与阐释了。

这次展览增加了一个“盲盒”单元,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是怎样的项目?这个创意是怎么来的?以后想要将此延续下去吗?

2020年突如其来这些变故让我们更深刻感知到未来就是一个大“盲盒”,也许有惊喜也许有惊吓也许有期待也许有希望,无论好的坏的都是我们要去面对和经历的。所以就如同艺术收藏一样,也许不是每件藏品都有重大价值,但是不断去尝试总会有收获的惊喜并且享受这样的过程。

今年的展览第一次有了“主理人”,请问主理人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个角色出现?

青年艺术100今年是第十届,总要有些变化,我们一直都在说从来未变的是我们一直都在变。而个人的力量总是不足道有局限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固定趣味,我本人非常在意以及担心这种固定趣味会影响青年艺术100的格局和盘面,所以需要突破自我的固有圈层,走出已经做得轻车熟路的舒适区,去找一些跟自己不一样经历,眼界甚至看法的“新人”补充新的血液,大家互相影响学习,不一样的想法来回激荡才有可能产生洪流。这个是做到第十届的一个新的尝试,至于往后如何,100肯定是在不断的变化与探索中的,试图保持新鲜,试图保持有趣,也试图有自己的坚持和水准。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zonghexinwen/2020/1019/585.html



上一篇:新展开幕 | 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
下一篇:宋小飞:《萨满教美术的艺术民俗学解析》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