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范美俊:美术期刊的假危机与真危机|美术期刊之困(3)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闻是文化”头条号截屏 读者少与刊物分级非纸媒危机 近20年来的刊物开始分级,体制内单位要求论文发在某一级刊物才算成果,发在其他刊物则不被计

“闻是文化”头条号截屏

读者少与刊物分级非纸媒危机

近20年来的刊物开始分级,体制内单位要求论文发在某一级刊物才算成果,发在其他刊物则不被计量。这样的规定,因僧多粥少确实让某些高级别刊物地位尊崇,当然为保住级别它们也压力山大。无论哪个版本的核心期刊目录,绝大部分的美术期刊不能入选,这让人有些无奈无语。

可能有些标准也值得商榷。比如,C刊最初几版的入选刊物,偏向论文集式学报,注重参考文献及学术规范,只有一家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入选,综合性的美术期刊因有新闻报道,注释也不太规范而没能入选。以该标准看,民国时期徐悲鸿、林风眠等有影响的美术文章都不规范,而宗白华《美学散步》的大部分文字也很难称作论文。而现在,又比较重视计量性的引用频次、影响因子,有的刊物甚至出台奖励政策鼓励引用其刊物所发文章,这种人为提高引用率的做法,合理吗?如果纯粹以知名度及影响来判断学术水平,也会存在问题,比如《知音》《故事会》《连环画报》等通俗读物,曾经的订阅量、阅读量都高得吓人,把它定位为高影响因子的学术刊物,合适吗?现在,学界开始反思提出“被引半衰期”一词,着眼学术成果的超时空价值,而不是蹭热点。比如,美术界翻译化的诸如“本体”“剧场”“后殖民”“身体政治”等词一度炙手可热,文章中如不提都自觉没学术高度,三五年不到却羞于再提。

为业界提供智性参考的美术期刊,也是行进中的美术史。不过学术研究是冷板凳,不可能大众化。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研究得源自兴趣和积累,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刊载学术成果的刊物,得对历史与未来负责,要去除一些功利性的成果认定、刊物定级、科研排名。谁在裸泳,只有在热度退潮后才会逐渐明晰。无需讳言,有些照猫画虎式的学术研究是假学术,研究的是假问题和假内容,甚至还可能是假作者,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学术腐败与灾梨祸枣。

“相对论”提出时,据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半人懂,分别是爱因斯坦、爱丁顿,而其余人一知半解,只能算半个。这并不要紧,也不影响爱因斯坦的伟大。美术界有些新现象出来后,需要时间去消化。比如,董其昌之后的山水画走向重笔墨而轻丘壑,后现代主义对美术界的影响,近半世纪的新媒体艺术,都会使习惯于此前艺术的人困惑,而此时新的理论阐释及批判就有必要了,研究成果即便无人回应更没引用频次也不打紧,其价值只能期待后来的判断。这里以“二徐之争”略加说明。

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办第一届全国美展。这次破天荒的美展在当时的上海连像样的展厅都没有,更不可能有现场直播,所出版的画册及临时性刊物《美展》,成为再次传播的利器。《美展》除正常报道展览,还意外承载了一次重大学术事件,即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现代主义美术及价值判断的论辩。徐悲鸿讨厌波纳尔、马蒂斯,看到其风格中国化的作品大为光火,除拒绝参展还口诛笔伐与徐志摩进行了几个回合的互怼。如果是私下的聚会吵架,不是正儿八经撰文打笔仗,就真的成了一笔糊涂账。酒桌上争论,说话者的逻辑未必严密,别人的转述也可能有误。所以,该临时刊物居功至伟。但也有小遗憾,《美展》出版十期后因反响热烈又增印一期,这时编辑杨清磬又接到徐志摩洋洋洒洒六七千字雄文,他只好在《“惑”后小言》中说明:“本刊地位及时间上均不能容。惟有暂为保存,俟有继续出版之机会再为刊布。”该文现已看不到了,也不知道补充了哪些内容。两年后的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乘“济南号”飞机失事而遇难,就再无机会主张现代艺术了。这场并不完整的笔仗,据说是因办刊经费欠缺造成的,真是让人遗憾。

学术建设需要投入,而效益产出可能较慢,其价值或许时间久远才能看得清楚。多年以后当讨论“美术革命”“现代美术”等话题,发现《新青年》《美展》的几篇文章根本绕不过,而文章只付了很少的稿费,杂志也不是核心。然而,作者、文章及杂志的价值就在那里,即便那本杂志早已不复存在。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zonghexinwen/2021/1016/835.html



上一篇:(文化)浙江:全省公共图书馆共建“文献云”
下一篇:文献修复/街舞/无人机...公立小学周末兴趣拓展班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