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李津:自在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在——李津个展展期:2016年5月28日—8月14日地点:墨斋画廊李津近照由林似竹博士策展的艺术家李津个展“自在”于2016年5月28日在墨斋画廊开幕。此次展览独家呈现李津的全新黑白

自在——李津个展 展期:2016年5月28日—8月14日 地点:墨斋画廊 李津近照 由林似竹博士策展的艺术家李津个展“自在”于2016年5月28日在墨斋画廊开幕。此次展览独家呈现李津的全新黑白水墨作品。李津(1958年生于天津)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国内外艺术舞台,这系列作品代表了其艺术生涯的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墨斋艺术总监林似竹博士多年来一直与李津探讨纯水墨创作的可能性。 在李津为人熟知的食色场景中,幽默荒诞的人物浸淫于俗世的肉欲快感之中,色彩和题材极富魅力。如今,李津将二十多年来对色彩细腻而华丽的渲染,升华和回归为传统“墨分五色”的精妙,展现出缤纷喧哗背后磨练而成的笔墨世界。 新系列作品的巨幅规模让人浸入其境。李津使用特制的大型毛笔,在地上或墙上肆意泼洒,水墨效果极具表现性,令人联想起梁楷、徐渭及八大山人等人的写意语言。他笔下的人物依然深具自画像意味,却不再是当代的嬉游者,而变成了来自远古的罗汉、逸士、行者。李津以人物画为切入点,融合文人画的笔墨精神,回溯了中国绘画美学中 “气韵生动”的根源。蔬菜和肉块经过独立放大和生动的描绘,也被赋予了性格和个体生命力。 除墨斋一楼展厅展示的新作,三楼的展厅展放他极少公之于众的八十和九十年代西藏主题画作,它们洋溢着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在图式和主题上均与新作有惊人的共鸣。彼时年轻的李津几度在西藏工作和生活,寻找最原始和自然的生存方式。现在我们同观二者,可以深入体会到艺术家二十多年滋味丰富的人生旅程后,返璞归真的“自在”,并对其艺术和思想获得全面关照。 图1 李津《罗汉》 纸本水墨 180cm×98cm 2015年 图2 李津《侠》 纸本水墨 180cm×98cm 2015年 《美术文献》杂志(以下简称“美”):2015年,您在龙美术馆举办了个展“无名者的生活”,对您三十年的艺术生涯和作品做了个总结。您当时说,希望之后有新的迈步。相隔一年,此次在墨斋画廊举办个展“自在”。对您而言,这个个展意味着什么? 李津(以下简称“李”):去年上海的展览,实际上是我三十年艺术的一个总结,做展览的动机是想把自己这些年的实践、历程都给大家看一下,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自准备完上海展览的作品以后,我就想变换一下,寻找当下内心需要的创作。我一直对水墨的表现性,尤其写意精神和绘画的书写性从内心里有一种敬畏,有一种想去追求的愿望。从上海的展览到这次的展览,就像长跑接力,只是下边儿这一棒还是交给我自己了。也就是说,我想做一点不一样的艺术,这就算是一个新的启动。这个启动对我来说为什么重要呢?因为它的生涩感、未知性对于我来讲,是我多年缺少的一种感觉。而之所以墨斋画廊做这个展览,一个是我认为这个画廊本身有意思,因为它是美国人开的画廊,看到这些外国人这么热衷水墨,而且好像还有一种责任在里面,想把中国水墨推向世界,我觉得就凭这一点真诚,我还是挺受感动的。墨斋画廊始终坚持着它的学术判断,相对来讲在跟我合作的画廊里是唯一以学术为更重要的目的的,就这个事我也很感动。 美:您此次个展新作从题材到笔墨都起了变化,从之前的充满人间烟火的“饮食男女”到现在出世脱俗的“佛教人物、偈颂”,画面从五彩斑斓到墨分五色……您曾说自己“是一个素底,面儿上很荤”,此次新作似乎想要展示您“素底”的那一面,您怎么看待这些变化?它们因何而生? 李:我的艺术实际上是跟我的生活、我的状态关系非常密切。我前些年身体也好、各方面的精力和欲望也好,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所以,绘画呈现出来更多的是那种丰盛、充沛。还有就是我自己的习惯:就是我总觉得要走一条路,当你想上去的时候你是先往下走,你想往左边的时候你先往右边用一下力,我的绘画也是这样。我内心有很多那种飘逸的,或者说我喜欢的所谓出世的一种艺术感受、感觉,包括笔墨。我知道这是我喜欢的东西,但是这是我的一个终极目标,所以在过程当中有时候修的是反面的东西。也就是说,当我很放松、很“概括”的时候,可能我前面很多事情都是很细碎、很纠结、很计较的。内心里相当孤独或者苍白的时候,表面表现出来却好像是色彩斑斓的。有时候作品跟内心有点相反,好像是自己在拿绘画来填补内心里缺失的东西。 变化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中国画的很多画家,认为一种风格一旦打造成功以后,就有点好像大功告成一样,不舍得去变化,好像在这种形式、语言里头只需要一种修补、一种加固、一种所谓的提升。其实这个思想我从一开始就不太赞成。实际上,我们所谓的这种形式上的成功,或者说你的作品被认同,是外界的事情。而对艺术家来讲,每一天都应该不太一样。艺术家最危险和最不好过的日子就是没有创作激情,没有动力。当你总是在完成作业,总是在重复别人对你的一种要求的时候,灵感就很难再出来了。好比说所有的路你都熟悉了,你闭着眼都能找到家,这就是个问题了。所以我这次有很强烈的愿望,想去走一条新一点的路,走一条自己不了解的路。我可以在这里头摔一跤或者走错了都没有关系。我觉得确实每个年龄是有一个区分的,侧重点和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一样,比如我现在明显感觉到有些过去吸引我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诱惑力了,好像自己淡泊了很多。中国画里有很多高深的东西,也就是真道理,确实是要到一定年龄才能领悟,而且还必须要有所谓的人生经历,才能有一种升华。还有,我认为艺术是这样,一个艺术家,他不应该被社会、被粉丝、被藏家所引导,而是应该去引导观者。倒退十几年前,当时我开始画画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我的作品。一个新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有盲点,但是时间长了你慢慢去感染他、渗透他,我觉得这也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 新作为什么选择纯黑白水墨?实际上我曾经把我画的颜色特别丰富的画,放在手机用黑白格式看过,我还是能感觉到里边有色彩,所以墨实际上本身是有色彩的,原来也讲墨分五色嘛。因为色彩的东西,也是我们通过直觉去感悟出来的,实际上还是有想象在里面,它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这次的新作,我自己想的东西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不可能丢掉自己对水墨画、对水墨、对毛笔、对宣纸的这种敏感性,这种常年积累的这些经验,我不可能把它丢了,这个经验我指的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啊。可能后面要加强的更多的是语言的提炼和直接抒发自己,也就是更主观、更形而上一些。 我相信这个展览的作品虽然形式上有一些变化,但真正了解我的人还是知道是李津画的,而且没有前因也就没有后果,一个艺术家整个一路走来的历程,即使再怎么变化,也还是他自己,这个是肯定的,因为那种气质、才情都还是属于自己。 美:您的作品和生活似乎都呈现出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影响,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qikandaodu/2020/0809/459.html



上一篇:张辉访谈
下一篇:关于没骨花卉的几个问题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