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陈波访谈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陈波访谈访谈人:郭成时间:2011年11月2日Interviewer:GuoChengDate:郭成(以下简称郭):我们知道你是云南人,后来去北京上学,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下你的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吗?这些经历给

陈波访谈访谈人:郭成时间:2011年11月2日Interviewer:GuoChengDate:郭成(以下简称郭):我们知道你是云南人,后来去北京上学,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下你的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吗?这些经历给你的创作带来了哪些重要的东西?陈波(以下简称陈卜关于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我快要奔四了,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始终没有归属感。我没有家乡,没有故乡。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记忆都在不同的地方。你要说武汉是故乡吗?也有这种感觉。但是当我到超市去买东西,一开口是普通话,服务员没听隆,我要再说一遍,马上我就意识到自已是一个外地人。搭出租车也有这种感觉。其实在武汉这么多年,要用武汉话说勉强也可以,但是你就是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环境的感觉。在北京上了大学,毕业又在北京呆了两年,跟在武汉的感觉差不多,融入不到当地的环境当中。画如其人,经历了这么多,没有归属感也许就是现在我的创作风格没有稳定下来的原因。陈波《婚礼》布面油画200cm×300cm20i1年郭:能谈谈你学习艺术的经历n--S?陈:上大学以前,我最先喜欢徐悲鸿,后来喜欢列宾、苏里科夫。这之后喜欢像杨飞云、王沂东、王玉琦啊,这些都是偶像。当时还从云南跑去北京音乐厅专门看杨飞云的画。那时候觉得杨飞云的作品是最好的画。我上的是云南艺术学院的附中,学制四年,在高中的最后一年就有一个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弗洛伊德啊、太卫霍克尼啊。当时还没有画册,是我们一个老师的朋友从瑞士寄来的照片。哦j当时我们觉得画人体还能这样画,腿是分开的什么的。现在大家可毹见多不怪了,你想想当时那种情境,突然见到这样的东西还是非常震撼的。画面上厚厚的颜料,这造成的心灵上的颤动可想而知。这种绘画的趣味与杨飞云的作品完全是两码事了。后来这个老师又说“研究造型,要从塞尚、毕力Ⅱ索入手。”这些概念就留在脑子里了。上大学去了北京。开学第一面见专业老师,老师没有说画,也没有谈艺术。就推荐了一本书,说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这本书很好,当时就有了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要多读一点书,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之后就有一个意识就是要学会看懂毕加索。对毕加索的研究比较立体。像读毕加索的言论,对艺术的专著什么的,材料也多。就开始慢慢地对毕加索为什么这样画有一定的感觉了。}$B,-J-候刘小东、方力钧等人开始慢慢有名气了,我也就慢慢接受这些画家的作品。还有~个渊源就是当日寸的歌德学院,跟我们学校隔得不远。他们的国外画册可以不花钱,一回借很多。由此对德国表现主义,像柯柯施卡谁的,就借一摞放在床头,这样一个线索就从古典主义转到了现代主义上去了。但是中间又插上了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这样算是当代的画家,学习的经历还不是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来的。郭:毕业后你来江汉大学任教。创作了一批反映武汉市民生活的作品。之后又有了样板戏题材和知青题材。而且这个主题持续了一段时间。陈:在大学就喜欢像弗洛伊德、近一点的像刘小东这样的画法。当时处在大学刚毕业还想努力提高自己造型能力的阶段,就画了一些有点创作意味的作品。《盲人过街》其实是《武汉晚报》上的一张照片,《情人》就是我身边的两个朋友。当时世纪翰墨的老板林松就告诉我,说画得还不错,就是学生气太重,刨作的感觉差一些。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在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创作的成分。这时候,无意中我就碰到了老照片。回想起来,我其实是受到了身边影像资料的引导。我对当时身边出现的影像资料十分感兴趣,这个兴趣就引导着我有意无意地向前走。而这个老照片就与我这种云南、北京,然后来武汉的经历有关。追溯起来,我妈就是知青,我们家从上到下都有这种游离的感觉。郭:从《我是海燕》开始。你的作品有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颜色变得浓烈。同时颜料变得非常厚重。笔触感很强。而且这个时候你的作品中出现了娱乐明星的主题。那这个转变又是怎么来的?陈:老照片画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人说好,也有人有保留地说好。当时武劲在环碧堂做经理,他当时来找我谈合作。他跟我说画得还不够开,不够自信。“你的画不要被照片拖着走,照片只是你创作的一个参考,这样你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照片的好坏。”当时我就想,那我为什么不自信呢9可能是我的感受能力差,或者我的造型能力不够?总结下来好像也不是,我就觉得是该自信点。这里我就想提及~下艺术市场对我的影响。你在没有钱的时候,突然有画廊跟你谈合作,这件事确实提升了我的自信心。有人花钱买我的画了,我肯定画得还是不错的}大概2005年jf:B2006年画的《我是海燕》。这是个转折点,后来又画了《安迪沃霍尔》、《功夫》。回过头来看,那个时期是在解决~个绘画技术的问题,可所谓的创作意识又少了。形式、内容、笔墨三个要素影响着我的判断。刚毕业那会,觉得学生气了,想在内容上下点功夫,就试着画老照片。画老照片觉得语言上又没解决,就画了《功夫》、《红沙发》,这在语言上又有点矫枉过正了,还没有出现力作,又觉得还是要综合的东西比较好。我想我在努力拼搏想要获取的可能是一个“交晌乐”的状态。而这个交响乐不是靠自己-B,I)cP动做成的。-B,1-冲动或者喝醉了以后可能会写出一首好歌,一首好诗,但是一个人绝对不会在冲动的时候写出一部好的交响乐。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要朝着一个比较综合的状态。郭:金融风暴之后。全球艺术行业都受到影响,你在这之后的创作有什么新的变化?陈波《黎夹帅》布面油嘲457cm×66cm2011年陈波《书生》布面油画100cm×300cm2011陈:我觉得经济危机带来的打击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经济上的都有,坏处就是钱没有那么多了,但还是好处居多。2008年:fD2009年去国外做了几个展览,去北京租了工作室。这时候画得很快,不过出现了很多烂画,我现在都把它们卷起来了,准备冬天的时候烧掉。这个阶段让我意识到“哦,这个世界原来没有疯。”然后我就想慢下来,想想该怎么做。为什么我要教画画?我想画成什么样的?我的理想是什么?或者像一个孩子一样,想想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想市场经济还是好的,起码我成为了不为衣食担忧的艺术家。那我为何不尊重一下自己,画自己想茴的东西。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尊熏一下收藏家,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掏钱。如果他们是为了收藏,你要让他们拿出来一件耐看的东西。如果他们要投资,你要让他们买到一件将来方便卖出去的作品。而不是仅仅炒作我这个名字。2008年以后我一直在考虑转型,甚至一度画了一些lJ、画,以前我是很少画小画的。这些小画也参加了一些展览,有人说好,也有说一般的,也有人怀念我的大刀阔斧。我想对我来说这些都没有错,交响乐是什么,就是既有浑厚的,又有细腻的,它的音域很宽,各种声部都有。这个是我的理想。我想达到一种最佳状态,就是让喜欢大刀阔斧的人和喜欢细腻风格的人都能在我的画里找到满足。我想现在观众能感受得到的是创作者的一种诚意——这个画家在很认真地推敲一件作品,负责任地来进行这个创作。郭:你比较新的这一批作品开始关注民国题材。民国时期的将领、歌女、戏子、画家。还有各种人物形象的后现代混搭,比如爱因斯坦会出现在比较东方的情境当中。是什么机缘促成了这样的画面?陈:很多内容引导着我的创作。在不同的时候,牵扯着我的内容、形式和笔墨这三个要素的点不同。类似于一种生命很本源的冲动,我会去下意识地寻找比较适合的题材,就沿着这么一个脉络去做。我今天对这个感兴趣,明天对那个感兴趣,但是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都顾及到。每天都想着新花样,那怎么去选择和决定呢7我想在画面上去发现新的更有趣的东西。内容是可以混搭的,比如说画面上的爱因斯坦,我可能就是看到了一个爱因斯坦的照片:画上出现了一块石头,这可能是另一张照片上的石头:又或者梅兰芳,就是我翻到了梅兰芳的图像。我觉得对他们都很感兴趣,那我就把它们都放到一个画面上。不管针对我作品的哪一个时期,如果有人问到我这么做的意义,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想这么画,我觉得这么画高兴。能够发挥我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郭:在其他的访谈中,你反复强调对于绘画没有立场,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说法理解成是对于流派的归类或者是某个标签的不认同?能不、能描述下你所认为的“好”的作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或者出于什么样的价值判断?陈:对于“好”,我也就是用这么一个词,也许它不准确。陈丹青强调的是“高”和“低”。这只是一个用词的问题。明白的人就明白,不明白的人就不明白。我随口这么一说,也没有企函≯■◇/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qikandaodu/2020/0804/441.html



上一篇:力群文学作品的价值探析
下一篇:2016艺术北京访谈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