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百岁画家夏明远(2)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夏老师认为,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影响到平时做人的修养。他忆起前半生:“经历了太多,既有惊险的革命经历,也有无法言说的人生伤痛,但是生活给了我

夏老师认为,艺术家的创作也会影响到平时做人的修养。他忆起前半生:“经历了太多,既有惊险的革命经历,也有无法言说的人生伤痛,但是生活给了我愉快和获得,人生况味,在我这个年纪,可以说都已经尝遍。我的处世态度就是:有些事情不去强求,随遇而安,矢志于绘画。”

夏老师尤其热爱自己的故乡,怀念桑梓的风土人情。这些年他为家乡做出了一些无私的奉献,遂向我们介绍了怀宁的史地人文。他对自己家乡的记忆是那么清晰:

怀宁建县于东晋时期,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是古皖国的所在地,安徽省的简称“皖”即由此而来。被称为众山之祖的天柱山与孤峰兀立的独秀山,遥相竞奇,堪称一绝。怀宁民风纯朴,自古便有“永怀安宁”之意。怀宁文化积淀深厚,俊才辈出。明代有被誉为“文武双雄”的文状元刘若宰、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有被誉为“千年一人”的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陈独秀,“一代完人”王星拱,“两弹元勋”邓稼先,我国现代化学家杨石先以及“麦地诗人”海子等。怀宁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和京剧的前身徽剧的发祥地。当年,“四大徽班”晋京献演,名震京城,蜚声四海,后经秦腔、京腔、梆子等剧种进行艺术糅合,形成了国之精粹——京剧。这四大徽班中,有三支是从怀宁的石牌走出去的,所以戏剧界曾流传一句话,叫“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这里的“石”,就是指怀宁县的石牌镇,说明了怀宁在中国戏剧界的重要历史地位。中国“长诗之圣”、千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也发生在怀宁。夏老师对家乡概貌的叙述,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弦,一股肃然起敬的激情在胸中涌动。

说到这儿,夏老师更加流露出对家乡的怀念,他异常激动,向我们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心志:“对于家乡,我始终有种依恋之情,一直心系故里,2004年,我将数十年创作的书画精品和收藏共计133件无偿捐赠给家乡,为此,安庆市政府在安庆博物馆专门设立了夏明远艺术馆,用来收藏、陈列我这位游子馈赠给家乡的这份礼物。他们还印制了《夏明远先生捐赠书画作品选集》。”他继续抒发着说不尽的宏愿:

“作为我这一代人来讲,参加过革命,又一直做的是教育工作,总有种‘天下为公’的情愫,只要力所能及,总希望为社会做点公益活动。我曾义务为天津市纪念馆、天津市外事局外宾楼、扶贫总会及香港回归活动作画。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也参加了为医务人员献画活动。参与公益事业跟我创作上的设想有关,我希望通过艺术增加我个人的生命活力,也增长我们社会的活力,让大家都能受到高品质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就是百岁画家夏明远的拳拳之心和绵绵情怀。

太阳升起,微风吹拂,垂柳依依摇曳。一篇报告文学《丹青尽染夏柳情》激起了我们的联想,被称为“夏柳”的百岁画家夏明远的风格,不正像他钟情的杨柳那样青丝常绿、依情恋恋吗。这时,庾信的《杨柳歌》仿佛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qikandaodu/2021/0625/796.html



上一篇:让京剧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下一篇:刘海粟的健身之道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